证券之星注意到,高企的研发投入和投资收益大幅缩水是公司亏损的主因。目前,公司的上市主业游戏业务持续萎缩,而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广告业务、Opera搜索等业务的毛利率也呈现下降趋势。同时,全力押注的AI业务并未带来高收益,公司的天工大模型未能进入第一梯队,其用户规模与活跃度远不及行业头部产品;公司的AI短剧平台受技术瓶颈掣肘。如何降低技术成本、实现盈利及商业化落地,是公司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。
2024年年报显示,昆仑万维实现营业收入为56.62亿元,同比增长15.2%;归母净利润为-15.95亿元,同比由盈转亏。公司亏损态势延续至2025年一季度,其归母净利润为-7.69亿元,同比亏损加剧。证券之星注意到,公司亏损主要受期间费用攀升以及投资收益大幅缩水的影响。
据了解,昆仑万维自2023年起明确“All in AGI与AIGC”的战略方向。同年4月,公司便发布自研双千亿级大语言模型“天工1.0”。2024年以来,公司对天工大模型进行了迭代升级,目前已升级至4.0版本。
但快速推进的背后,是持续攀升的研发与市场投入。2024年,公司研发费用达到15.43亿元,同比增长59.46%,创2015年上市以来新高。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,研发投入持续走高,同比增长23.43%,达到4.3亿元。
同时,因AI业务扩张带来市场推广及充值渠道手续费增加,公司的销售费用在2024年同比增长42.23%,高达23.04亿元,攀升至历史高位。2025年Q1,公司的销售费用同比增长92.11%,为8.68亿元。
2024年及2025年Q1,昆仑万维的管理费用分别为9.24亿元、3.09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7.32%、93.87%。至于Q1大幅增长的原因,公司称主要是股权激励费用增加导致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昆仑万维AI领域的领军人物颜水成,使公司未来技术路径的稳定性遭到市场质疑。2024年11月,公司AI领域的领军人物颜水成宣布卸任2050全球研究院院长。
据了解,颜水成为国际知名的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专家,自2023年9月加盟昆仑万维以来,主导了天工3.0大模型、SkyMusic音乐生成模型等核心项目研发。因此,颜水成离任引发市场对公司技术研发及核心团队稳定性的担忧。
投资收益表现亦不及去年同期,进一步加剧昆仑万维的整体亏损。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,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导致的投资相关损失8.2亿元。
证券之星注意到,上市以来,昆仑万维陆续在社交娱乐、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、物流、跨境电商、新能源等方向进行投资布局,并对Grindr、映客、趣店、DADA等企业进行投资。
2024年年报显示,公司持有的证券资产为和映宇宙。其中,由于爱奇艺(iQIYI)股价去年累计跌幅超过58%,公司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5.01亿元。2025年Q1,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-4.91亿元,同比扩大了330%。
从业务结构来看,昆仑万维以网页游戏起家,凭借2D战争策略类游戏《三国风云》一战成名,并于2015年成功登陆创业板,后续公司通过并将业务拓展至移动游戏、社交网络产品、搜索引擎、AI等业务。证券之星注意到,昆仑万维的上市主业游戏业务正在逐年萎缩。
自2020年起,公司的游戏业务呈逐年下滑的态势,由当年的12亿元降至2023年的5.34亿元,占总营收的比重由43.79%降至10.87%。2024年,公司的游戏业务持续下滑,同比下滑16.84%,降为4.44亿元,占总营收的比重仅为7.85%。
目前,广告业务、Opera搜索及海外社交网络是昆仑万维的主要收入来源,其营收分别为21.45亿元、13.27亿元和10.83亿元,三项业务合计为公司贡献了超7成的收入。
证券之星注意到,公司上述三大业务的毛利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,对应毛利率分别为50.97%、95.04%、75.01%,同比分别下滑4个百分点、0.36个百分点、13.24个百分点。
聚焦于公司的AI业务,在全力押注AI的战略下,昆仑万维公司在AI大模型、AI搜索、AI短剧创作平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。但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,昆仑万维的AI产品“天工大模型”未能进入第一梯队,且在用户规模及用户量等方面表现并不突出。
据量子位智库数据显示,目前,中国AI智能助手市场已形成明显的四强垄断格局,DeepSeek、豆包、Kimi和腾讯元宝在Web端的总占比已超过85%。随着AI智能助手在技术和功能上同质化愈加严重,已有格局难以撼动。